“小朋友們,誰想來體驗一下推拿按摩呢?”臺下一只只小手高高舉起:“老師,我想試試!”
這堂在民怡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中醫推拿體驗課,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,充滿歡樂的課堂正是徐州180個社區暑托班中的生動縮影。一位位志愿者化身“老師”,用知識與熱情,為孩子們構筑夏日的夢想空間。
知識樂園:課本遇見童真
“找準穴位,用指腹輕輕揉按……”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志愿者張險云,正十分嫻熟地在小學員代梓辰的肩頸處作示范。
代梓辰閉著眼,小臉先是微皺,隨即舒展開?!斑?,感覺有點酸有點疼,但又有點舒服!”體驗完畢,他跳下臺,開心地給小伙伴們說,“我要學會這個,回家就給媽媽按摩?!?/p>
“小朋友們,注意!家里潛伏著哪些‘隱形怪獸’?”“電線!”“燃氣灶。”“還有藥,吃多了可能就‘掛了’。”小學員們爭先恐后回答。民怡園社區工作人員韓雨恒從防溺水、居家、交通等方面細心講解注意事項,他說:“安全知識‘要從娃娃抓起’,希望孩子們能注意安全,過個平安假期。”
看著教室里求知若渴的小身影,片刻休息期間,張險云喝了口水說:“帶小朋友可太不容易了!從準備課件到維持課堂紀律,當‘老師’比想象中辛苦得多。能把我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,那就感到很值得。”
科技奇旅:指尖觸碰未來
在翠屏山街道云飛社區,“帶娃神器”絕非虛名。江蘇師大學生志愿者拼裝的智能小車,正被一群“小指揮官”團團圍住。
“前進!后退!左轉!快撞啦!”指令聲此起彼伏,小學員劉向言化身“老司機”,緊握遙控器,指揮著“座駕”靈巧避開障礙,小臉因興奮漲得通紅,“它真的聽我話!像有魔法!”他開心地說。
隨后,志愿者們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場“天上的科普”。無人機平穩升空,引來一片“哇”聲,小學員賀喜寶仰著頭,小手不自覺地跟著比劃:“哇,飛得好高,我也想玩無人機!”
暑期來臨,為滿足云飛社區“雙職工”家庭、新就業群體家庭、外來建設者家庭的兒童、青少年托管需求,云飛社區組織開辦2025年“云帆童行暑托班”,一同托起少兒和家長的七彩夏日。
民怡園社區則積極鏈接江蘇師范大學智慧學院資源,在社區開設了編程課堂?!霸跀底只瘯r代,編程是孩子們面向未來的必備技能。”民怡園社區黨委書記姚軍紅介紹道,“這不僅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,更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”
每一次互動,都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種下未來的種子。
成長樂園:用心共筑愛的港灣
在泉山區礦機社區,從紅色閱讀到非遺體驗,精心設計的課程讓孩子們收獲滿滿?!拔覀儤嫿恕S六翼’體系?!比絽^行知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楊純拿著課程表介紹,系列課程以思想引領、能力培養、素養提升為目標,設置思想引領、學業提升、實踐創新、體藝素養、文化傳承、社會認知六大核心板塊,多維度助力孩子成長。
在云飛社區,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本“成長檔案袋”,記錄暑期生活的點點滴滴。
安全課后,小學員李君彤一臉認真地說:“我要過個安全快樂的暑假?!?/p>
當智能車在教室桌椅間駛過,小朋友們的驚呼聲響徹教室;無人機在空中飛行,記錄下小朋友們的歡聲笑語……一個個由青春、智慧與責任共同澆筑的“成長樂園”,正悄然改變著孩子們的暑期生活。180個辦班點位如同神經末梢,深入全市鄉鎮街道,其中超半數扎根在居民“家門口”的村(社區)黨群服務中心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(所)。大學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被有效整合,成為這個“成長樂園”不可或缺的“夢想導師”。
受益的遠不止孩子。“我們聚焦服務細節與安全加固,就是希望這個平臺能真正實現‘教學相長’。”云飛社區黨支部書記趙青青介紹。大學生志愿者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能力,收獲成長與價值認同,社區則鏈接了優質資源,提升了治理效能。
這個夏天,徐州團市委持續開展徐州市公益暑托服務項目,正讓志愿者的青春熱情、社區的治理智慧與孩子們的好奇心,碰撞出最絢爛的火花。
團市委希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,下一步,團市委將進一步豐富暑托班課程,組織專業教師、志愿者把市級精品課程送到孩子們課堂上,持續抓好暑托服務相關安全工作,為孩子們營造更加快樂多彩的暑假生活。
愛心托管托起民生溫度
劉浚豪
這個暑假,各類愛心暑托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深受家長好評。
這項工作的可貴之處,在于其精準回應了“雙職工”與新就業群體家庭迫切的“看護難”需求,將民生關懷落到了實處。但更深層的意義,在于它超越了“托”的基礎功能,精心構建了一個多維成長的“夢想空間”。從妙趣橫生的科普課堂、到充滿未來感的智能車與無人機體驗,豐富的活動設計將知識轉化為可感可觸的體驗,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下好奇、探索與創造的種子。
“共建共享”的模式創新有效發揮了資源整合的樞紐作用,鏈接起大學生志愿者、專業機構力量及社區精細服務。這既為大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舞臺,鍛煉其工作能力,也激活了社區的治理效能,提升了服務供給的精準度與專業性,最終凝聚起護佑青少年成長的強大合力。
暑托班關注的不只是當下的安全與快樂,更著眼于通過浸潤式體驗,培養孩子們的健康意識、安全素養、科技興趣和人文情懷,這些素質將為孩子們的成長大有裨益。
“愛心暑托”,托起的不僅是孩子們一個假期的安穩與歡笑,更是城市的溫度。這份用心與智慧,值得點贊,更期待其深化拓展,惠及更多家庭,為城市發展助力。本報記者 劉浚豪 實習生 陳梓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