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期間,南京市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“我們的節日·春節”暨“溫暖秋冬”活動主題,以東山街道為樣本,帶動全區各實踐所站開展別開生面的文明實踐活動200余場,吸引了眾多居民的熱情參與,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,也讓居民們感受到年味十足的“中國年”。
非遺韻動春潮涌,譜寫文化傳承“新樂章”。一是聯合老干部局、文聯、梁臺詩社等單位,將“蘸”滿祝福的手寫春聯福字送至居民手上,用墨香溫潤每一顆心靈。二是邀請“中國好人”江永新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戴厚芳,帶領居民體驗剪紙、篆刻、拓印等非遺技藝,在妙趣橫生的非遺互動體驗中品味傳統。三是線上推送、線下展示舉辦“賞年畫·過大年”系列活動,一幅幅蘊含著美好寓意的年畫顏色鮮艷、造型生動,讓傳統年俗在新時代煥發生機。
便民服務貼心行,打造節日生活“便利圈”。一是以文明實踐“幸福課堂”為載體,借鑒傳統的“趕集”形式,組織社區鄰里節、新年生活市集等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集市,開展理論微宣講、法律咨詢、愛心理發、便民義診、衣服縫補等實踐活動。二是線上推出“品暖胃美食 賞冬日美景”等春節出行計劃,圍繞江寧美食、風景區、民宿和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等元素,打造“吃喝玩樂住”一站式春節假期“新玩法”。三是圍繞“繽紛的冬日”主題,打造“萌娃跳蚤市場”,鼓勵青少年將自己的玩具、書籍、手工藝品等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易,體驗公平買賣和勞動的快樂,形成勤儉節約、同伴共享、自主自立的意識,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質。
移風易俗迎新貌,奏響社會文明“和諧曲”。一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,發動“文明種子”宣講團,用鄉言鄉語倡導居民們自覺抵制婚事中的鋪張浪費、惡俗婚鬧等不良現象。二是創新開展“移風易俗對對碰”趣味游戲,將文明新風融入到剪紙、書法等當中,讓傳統韻味和文明理念交相輝映。三是發動居民志愿者自編自演移風易俗情景劇、快板、三句半,制作《倡導文明殯葬 推進移風易俗》倡議書、《移風易俗十抵制、十提倡》承諾簽名板,在寓教于樂中加強移風易俗的宣傳引導。
溫情慰問潤心間,繪就佳節關懷“暖心圖”。一是結合“全民閱讀·春風行動”,文明實踐志愿者結對團干部走訪慰問困境青少年,送去書籍、繪本和“新年微心愿”禮包,讓希望的種子在新春里生根發芽。二是深入轄區獨居老人與行動不便者家中,帶著精心準備的節日禮物和滿載祝福的春聯,獻上熱騰騰的餃子,清掃灰塵迎春來,文明之光溫暖了每一個需要關懷的角落。三是開展“兩新群體”新春關愛活動,實現雙向奔赴的溫情,既送上新春禮包與節日問候,也傾聽他們的心聲與需求,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節日氛圍。